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张梦
“立秋时节的养生之道,应从健脾养心逐步过渡到润肺滋阴,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燥热,补充水分,饮食上宜收不宜散,多吃鸭肉、糯米粥、银耳等。”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雷衍飞介绍道。
8月5日,记者顶着仍未消散的暑气,走进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想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芝堂传统中医药文化中寻一份养生指南。
中医药学发展数千年。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融会贯通阴阳五行、天文历法、音律星宿、地理物候、运筹演算、人文情理等中国古代哲学、科学,进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在此基础上,九芝堂将其系统化、体系化传承,已走过了370余年历史。“不像其他非遗项目有具体的技艺,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除了中药材的古法炮制和制剂工艺外,核心内容就是‘文化’。”雷衍飞表示,“九州共济,芝兰同芳,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是我们的价值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一脉相承。
“这是当归,这是党参,它们的外观、性状、气味分别是……”从小出生在中医世家的雷衍飞,对中医药文化耳濡目染。他曾像先辈那样勤奋学习辨别草药,精进医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走进九芝堂中医药博物馆。该馆以近1000种中药标本、趣味科普讲座、制药研学项目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多类体验活动,吸引着他们踏上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道路。
雷衍飞认为,保护非遗的关键在于扶持传承人,“我们公司不仅有80多岁的辨药专家坚持上班,能做到以肉眼及双手快速辨别十八味药,还有从9岁开始每周末都来参观我馆的小孩,现在他对馆里所有标本倒背如流。”未来,九芝堂将继续通过技艺展示、教育培训、建设传承基地等形式,确保该项非遗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据了解,九芝堂近年来致力于创新中医药文化的输出转化,让非遗融入生活,贴近年轻人。如每年开展数万场线上+线下的文化宣教系列活动,普及中医药文化;结合节气养生、五季养生、体质养生等普通民众可理解、应用的方式,让中医药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换成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茶饮,也有益健康哦。”雷衍飞建议。
责编:李爱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故事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